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段经文就是忉利天宫神通品的最后一段,婆罗门女救慈亲。经文详细说明地藏菩萨往昔为婆罗门女时,因为她的母亲邪知邪见、不敬三宝,死后堕落地狱,为救生母婆罗门女所发大愿的典故。我们请看经文: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阿僧祇,译为无数,阿僧祇前面又加了一个不可思议,那就是时间更久远了。时世有佛,佛不是常常出现于世,众生善根成熟,有感才应,佛才出世。现在释迦牟尼佛灭度,我们现在就是无佛期。因为众生的因缘善根不够成熟,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这么一段时间,我们善根成熟才能感弥勒菩萨出世,到时候龙华三会度无数众生。
在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这么久远的时间有佛出世、住世教化众生,我们众生因为愚痴,智慧光明被障碍住了,不可能知道,只有佛知。因为佛有三达智,知过去世无碍,对于过去世中所发生的事情,佛在经中做了一个比喻,就像观自己手中的庵摩罗果一样,知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知过去世;而且知现在世无碍,现在的事情也了达;对未来的事情也明了无碍,所以就叫做三达智。
这尊佛的圣号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是以定来立名。《如来藏经》中说:“佛观一切烦恼心中,有如来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德相具足。”这尊佛常常于三昧中观此觉华,佛佛在定,觉性圆显,心华顿开,得大自在。这尊佛所得的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为尊胜,称三昧之王,所以以定立名,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此佛的寿命很长,经中说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其实我们在讲《无量寿经》、讲《阿弥陀经》的时候,讲过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他是有量的无量,他是无量寿的。这些都是因为众生的善根、众生的果报,众生的善根长,佛示现的寿命就长,娑婆世界释迦如来示现百岁,在人寿百岁的时候示现成佛,说明我们的善根微薄、福报太浅。所以佛随顺世间来示现,和我们的寿命、和世间法是相应的。所以我们和他们比真的非常的渺小,小的可怜。
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
我们先来讲像法。佛灭度以后,佛法流行于世间,它也是有一个时间段的,有正法、像法和末法。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五百年叫做正法,正法的正,就是证得的意思,就是说释迦如来虽然已经灭度了,而佛的法教仪式还没有改,众生有法可依,有仪式可得,有果可证。当然这个正是证果的证,所以称为正法五百年。过去以后进入像法时期,像法就是形像相似。像法时期虽有教有行,外表上勤苦地诵经、念佛、打坐、礼拜、参禅,正法是持戒成就,像法是参禅成就,外相上虽然有,但是不能彻底了悟妙契真常,所以证果的人非常的少。像法时期虽然也有一些祖师大德的示现,但是没有正法时期所证悟、证果的人多了。像法一千年以后就进入了末法期,末是枝末的意思,我们用一棵树来比喻,正法像树根,像法就像树的干一样,而末法就是树梢了。末法众生已经很难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空有教典在世而无人依法修行,大多数人都把三宝当成护身符,当成去求安乐的工具,而并不是真心依佛法、依三宝来得智慧和解脱。
我们见的非常的多:佛像挂在胸前不是为了礼佛,而是让佛来护佑他;拜佛是为了让自己没有痛苦,而不知道真正痛苦的根源是来源于我们的执着;修布施的目的是为了度悭贪,而我们修布施是为了更贪,在世间贪不着,跑到寺院里求佛、求观音菩萨来帮助他贪,不是真正的依靠佛法来修行。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学的理智,理是真理,智是智慧,不是在外面受到了一点的委屈就来求佛帮你去出气。我们学佛是学的智慧和慈悲,是怎么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放下自我,这样自然得到解脱。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我们现在主要是用欲望、贪婪的心来修行,这种欲望更使得我们容易和魔相应。我们现在就是末法时期,好多人说:“师父,现在佛法越来越兴盛了,天天来拜佛、烧香的人真多。”不能这么来理解的,关键是看真正求真理的有多少,真正解脱的人有多少。现在寺院都变成大家欲望的工具、欲望的场所,世间人有能力的在世间去贪嗔痴,没有能力的老太太们跑寺院求佛来搞贪嗔痴。不能以有多少人来算旺盛还是末法,如果教理跟不上、求真理的人不多,反而把这种邪知邪见更广泛的在社会上传播。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听了经以后,能把这种真理给大家传播,我们先“以欲牵勾,后令入佛智”,也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智慧。
婆罗门是印度的四种姓氏之一,译成中文是净行、梵志,婆罗门族是劫初的时候梵天的天人下降所成的种族,所以称为梵志。婆罗门人颜貌端正、清净高洁,他们一生有四个时期:第一是梵行期,从八岁的时候开始用十二年的时间来学习吠陀经典,吠陀经典是婆罗门最重要的经典;第二是家住期,这个时候要在家结婚生子延续后代,来做俗家的工作;第三就是林栖期,家住期过了以后,上了年纪还是要接着去修苦行,把家产、俗事都交给后人去做,他们就要去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了,到山林里去修苦行;第四叫遁世期,放下世俗的执着,穿粗衣,持水瓶四处游行。就是这四个时期。
婆罗门女是清修寡欲之女,在家还未出嫁,由于宿福深厚受到社会大众的钦服、景仰,诚于心而形于外,就是非常有德行,内心之德所感,四威仪行住坐卧样样如法,所以社会大众钦敬,龙天护法护持。我们现在都是靠外表、穿衣打扮、涂脂抹粉,认为这样回头率高,真正的气质不是靠衣着华丽、打扮漂亮来装饰的,是内在的素质,有德、有智慧所散发出来的气场样样如法。因为你有学问、智慧,四威仪在万行中你样样都是那么的庄严,那么的有威仪。我们看,虚云老非常的清瘦,两眼非常的有神,叫人看了肃敬,不敢造次。不是从外表来装饰的,而是内在散发的一种庄严和智慧,这样大众才亲近、恭敬你。
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婆罗门女的母亲愚痴,正邪不分,信邪倒见,见解错误,信仰外道,内起邪见,外轻三宝,最后感得地狱的果报。我们现在邪见的现状相当的普遍。学佛以后,要不就是学的贡高我慢而不是自己觉悟;读了几部经,懂了一点点戒律,不是像佛菩萨一样见贤思齐来约束自己,而是去对照别人,处处指责别人的缺点;说这个法师不如法,说那个法师讲的和这个法师不一样,继而诽谤法师,多可怕。法师再有缺点和错误,他是僧团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改正我们自己,他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总是拿学到的一些浅薄的理论往法师身上去强加、约束,而不是去找自己内在的错误,不允许法师们提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见解,那我们怎么进步?佛法是允许辩的,我们还有辩经大会呢,拿出你所学的祖师大德和这些论著里的论述,最后的目的是求一个真理,而不是为了贡高我慢。我们学佛学的是恭敬心、慈悲心、觉悟心,而现在都是显示自己,颠倒妄想。
三宝是苦海之慈航。佛是大觉大悟之人;法是佛所说的妙法,能够令众生离苦得乐;有僧住持才能续佛慧命。哪怕一个沙弥都要去恭敬他,他还有勇气来穿这身衣服,最起码他前世修的福慧要比我们足,他能受十方供养。我们为什么不看大家一点的好处呢,都是专找别人不如自己的地方来满足自己的贡高我慢。别人大富就说别人光享福,以后一定堕落,而不是说学习别人怎么修的富。别人当官大贵,就看别人堕落、就看别人贪污,为什么不学他利益众生的一面呢。现在人的思维真的是颠倒,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正知正见护持三宝,佛法才能长久的流传于世间,给三界火宅生死苦海中的众生带来希望。佛法僧三宝是世间的福田,敬之得福,轻之得罪。不管你是谁,都是自性,自性是平等的。
婆罗门女见到她的母亲邪见、以是为非、轻贱三宝非常痛心,广设种种方便劝诱母亲,想让她的母亲舍邪归正来恭敬三宝,谁料生死无常,她的母亲还没有全信的时候、还没有生起忏悔机会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所以说生死无常,你们千万要小心,不要觉得跟着师父近了还有忏悔的机会,因为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婆罗门女的母亲善根还没成熟,生命就到了尽头,八识神魄随业堕落到地狱。《佛说呵雕阿那含经》中说:“白衣不信佛语者,便当堕泥犁中。”泥犁就是地狱,不是谁把你安排到地狱里去的,也不是说你得罪谁了,谁就能把你按到地狱里去,谁都没有这个能力,都是自己造作自己受报,随自己的业力堕落到地狱去受苦的。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营养学家的文章,有的说吃了这个会有癌症、吃了那个会有癌症,最后一个总结:没有东西可吃,都有癌症。原来说吃菠菜好,含铁高、含维生素高,现在又说菠菜吸收重金属,蘑菇类的也吸收重金属,容易对人的肾不好,科学家研究来研究去,不食人间烟火是最安全的,其实从佛法的因果来说不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会有癌症,我给大家讲讲,大家听听有没有道理。因为我们前世的造业,身体有癌细胞的存在,前世种了这个不善的因,有这个东西的种子了,这是因。我们吃的东西好比就是汽车的油,汽车加的油是一种动力,好比是粮食,但是它的作用是在发动机,发动机如果好,它所产生的力量就是正的能量,发动机不好,也许它排的是有害的气体。我们也是这样,吃的东西是一个方面,关键是我们的心。如果你的心是正能量、是慈悲的、是智慧的,所产生的就是正能量的动力;如果你的心悖了智慧、悖了宇宙人生的规律,它也产生动力,就是所谓的毒素。毒素会诱发你过去的因变为现世的种子,癌症爆发,大家好好想想我讲的有没有道理。因为我也要研究一下的,通过世间法给大家说明,让大家学佛都能身体更加的健康,了明它里面内在的因、缘、果。缘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顺宇宙规律,就可以产生好的细胞,把不好的细胞压服住。我们的阿赖耶里有善的因也有恶的因,用善的缘把善的因引发出来,把恶的因压服住,现在所显露的就是正能量,就是好的细胞,大家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所以我们要想改变,从哪里改变?从我们的心性上去改变,处处以智慧、以佛的觉悟去用我们的真心,这样就对了,所以说我们的生命不是谁掌握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靠心性去改变缘。如果我们这一世修行,在娑婆世界成佛了,你看到的娑婆世界也不是瓦砾砖块,而是七宝世界,正因为心念不对,所以所显现的依报也是堪忍的世界。
我们再回到经文中来讲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在八大地狱的最底层,也叫做阿鼻地狱,在南瞻部洲之下两万由旬,最小的由旬是四十里,两万由旬的话要几十万里了,有九百亿平方公里的范围。在无间地狱中永远没有解脱的希望,而且受苦无间,间就是没有间断的意思,受苦没有间断。所以大家想想,知道因果了、知道地狱的果报了,谁还敢造业,你们能够深信因果就是成佛的开始,不敢造恶了。
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
知是非常重要的,知是救母的根源,就是对因果的正信。她有正知正见,对她母亲的所作、邪知邪见、毁谤三宝的因果明了。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当下的每一步都是我们以后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步就决定后边的结果,大家一定要明白因果。因缘果报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是因如是果,绝对没有种瓜得豆之理,所以古人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自作自受,不是谁强加给你的,也没有说你作了不受。直播的时候有个居士问我,说:“师父,我做错事了,能不能不受果报?”我说:“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只不过我们像菩萨一样用不昧因果的心,菩萨了知因果,所以在因上就把恶果断除了,而我们凡夫敢造业怕因果,因果来了总想逃避,不对的,既然害怕因果,那么从现在开始就改变自己。婆罗门女有智慧,据因识果,知母在世,心生邪见,不信因果。一切罪中以不信真理之罪为最大,犯了错了不可怕,犯了错还可以救,可以念佛、忏悔、念经,这些都是忏悔的方法。但是破了见真的没有办法了,破见就好比大树根断了。也许你这一世做了一些好事,享了一些福报,但是只是昙花一现,福报尽了,所做的恶业靠什么来扭转?你没有正确的见解,而破见解、不信因果就能破善恶法、能断善根,最后决定是阿鼻地狱。
婆罗门女知道母亲不信正法、不信因果之罪就是邪知邪见,决定当堕阿鼻地狱,那么如何才能救她的母亲呢?唯有仗三宝之力才能为母赎罪。下面就是讲婆罗门女救母亲的方法。家宅,是人类安身的处所,婆罗门女为了救母亲无暇顾及自身,变卖家宅,修大供养,广求香华,兴大供养,这是非常难得的。中国人的习俗是有钱就买房子,中国的男人一辈子就干两件事情,买房子、娶媳妇。一辈子,自己买房子、自己娶媳妇,给儿子买房子、给儿子娶媳妇,岁数大的给孙子买房子,接着又给孙子娶媳妇,中国人一辈子就干这两件大事:买房子、娶媳妇。所以中国人把家宅看得非常的重要。上一期的直播有个居士问我:“师父,现在房价涨的特别厉害,你怎么看?”我们顺其自然就好,有能力就买,没有能力我们顺其自然,不要把自己这一生为了房子而忙忙碌碌的虚度,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觉悟,人生只是刹那之间就过来了,何必为了房子、为了世俗间的一些不值得的欲望来耽误我们永恒的慧命呢?
我们看婆罗门女做的非常的好,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就是说明她非常难得的,把我们最基本、最梦寐以求的东西都舍掉了,她舍的是根本。我们人最重要的两个,一个就是家宅,第二个就是生命,这是我们最根本的所求,婆罗门女等于把她最根本的所求来供养了,根在这个地方。她的心量可以用伟大来说,变卖家宅,虽说事情不大,但是她的心量是大兴供养的,为什么这里说她是大兴供养呢?把她根本的所求、她的生存基础都拿出来供养。
好多居士问我:“师父,你看我这种供养能不能修到大福报?”我们先不谈事相上的福报,在你的心,用的是不是你的真心,用的是真心,一分钱可以修大兴供养,用的不是真心,用几十亿也不叫大兴供养。用有所求的心,这叫等价索求、等价交换。用的是像婆罗门女这样不顾自己、无我的心,这就叫大兴供养。大家一定要明白。所以遂卖家宅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大家不要见文消义,要抓住它的内髓,我们向她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见贤思齐。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
婆罗门女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前做好一切的供养,然后抬头瞻仰如来,见如来的像庄严无等伦,如同佛在世一样。圣女瞻礼佛的威德慈容,倍生敬仰。瞻礼就是见贤思齐,好多居士来找我说:“师父,听外面的居士说,不能看佛像。”我说:“怎么不能看佛像呢?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因为起了无量的烦恼没法坚持了,又由于多不善业,本应当堕入恶道的,在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听到空中有声曰:“你们现在赶紧入塔观像,与佛在世等无有异。”这四位比丘听了以后入塔观佛像眉间白毫,即作是念,如来在世,与此何异,愿佛大人相,除我罪垢。由于观佛眉间白毫相忏悔的因缘,八十亿劫不堕恶道,这四位比丘后成佛果,这四尊佛是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成就佛。我讲到这些信心百倍,求佛加持你们用清净心瞻仰如来。可见,观佛如佛在,礼佛的功德很难思议的,我们一定要破邪知邪见。婆罗门女瞻礼佛像以后见到佛的相好光明。我们看下面经文:
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倘来问佛。必知处所。
大觉。凡夫昏暗迷流三界,浑然不觉;声闻虽然觉悟,但是只能自觉而没有觉他;菩萨自觉又觉他,但是觉行尚未圆满;佛的觉悟是彻悟实相,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只有佛才可以称为大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里称为大觉。
一切智是指佛智。佛智圆明,无法不知。婆罗门女在瞻礼佛的尊容的时候生起了敬仰、恭敬心,心中默念:“佛是大觉大悟之人,具有无上智慧,若佛在世的时候多好,我来问佛,佛必定能告诉我母亲所生之处,令我心安,而现在佛已经灭度,谁能告诉我母亲所生之处呢?”这是她在心中自言自语的一段意念。
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
泣,就是流泪不出声叫做泣。婆罗门女这时低着头悲泣许久,又抬起头来仰望佛像,目不暂舍,久久的不肯离去,心中希望佛能给她答案来开示母亲现在之处。她的至诚心感佛来安慰,突然空中有声音传来,“悲泣的圣女请不要过于悲哀,我来指示你母亲的生处。”
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
合掌向空,恭敬。婆罗门女听到空中出声安慰她,感激至极,就像找到了依靠,如同迷路之后有人引导她能够回家,所以非常的感恩。她合掌向空说:“是何方威神大德来宽慰我忆念母亲的悲伤,我自失去母亲以来昼夜没有间断的眷恋、牵挂她,不知道她生到哪个地方去了。”
为何婆罗门女对她的母亲这样思念、眷恋呢?因为怕她的母亲堕入恶道受苦,所以变卖家宅,到先佛塔寺大兴供养,为她的母亲修福,又在佛前悲泣良久不愿离去。这是因为父母对于儿女的养育之恩非常的广大,除非是一个没有良知的人,稍微有点人性的都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大家在没在意,我们年底的时候做了一场三昧水忏法会,客堂申居士的婆婆过世了,通过这几年她对佛法的了解,她昼夜二十四小时为她婆婆念佛,而且不告诉家里不信佛的人参与到里面来。因为她在家当家嘛,命令她爱人必须跟着她一起念,不管你信不信佛,最后她们一家人都跟她一起给她婆婆助念,她婆婆走了二十四个小时以后,浑身柔软,出现了种种的瑞相。接着她就来寺院跟我报喜,说她婆婆往生了,。我为什么专门用了一个报喜呢?这个居士把这件事情当成了喜事来办了。通过这件事她印证了佛说的一点不空,佛是真语者,继而激发起了她供养心和觉悟心,大家都可以感觉到从她婆婆走了以后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非常的发心,任何工作都是抢着干。但是我也要给她智慧,就跟她说:“做任何工作一定要中道,该你做的工作一定去做到,不该你做的工作,我们发慈悲心给别人也要留出修福报的机会。第一不把你自己的身体累坏了,第二别人的工作让别人独立去完成,这样你学佛学的更有智慧。”我们看着别人好的地方赶紧学习下来,有些缺点错误赶紧对照自己改正过来,这就是进步,一日三省。
在《净除业障经》中,佛说:“父母生养,劬劳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长养教诲,艰忧备尽,冀其成立,才艺过人,又望出家,度脱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难报,是故我语阿难,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百千万匝,血流没踝,尚不能报一日乳哺之恩,岂应恶念,轻生恚语。”这段经文是佛对我们的如是真理,也是对我们的教诲。父母在生时孝养父母,死后厚葬,这是小孝,不圆满。如果生时能让父母学佛,死后能让父母得到超拔,这才是真正的大孝,我们虽厚葬了父母,他的后世将到哪里去,我们怎么把握呢?所以只有依靠三宝,让父母学佛,死后能够得到超拔,往生极乐世界,永不六道轮回,这是对父母至圆的孝心。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这个时候,空中又有声音,再来告诉圣女说,我是你所瞻礼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你忆念母亲,你的孝心超乎平常人,所以特地来告诉你母亲的生处。婆罗门女为报母恩遂卖家宅、大兴供养,代母亲来忏悔业障,以布施的福报、福德来超荐亡母;而且以至诚心求先佛指示母亲所生何处,她的孝心孝行的确不是我们平常人可以企及的。我们中国也有许多的孝行感天动地,史记中记载晋朝的许孜,父母去世后,他在墓地旁建造住宅,朝夕奉养达二十多年之久,不但感人而且能够感动猛兽在他的院子里不互相攻击。但是没有圆满,也就是说他的母亲没有得到究竟的超拔,这种孝行也是属于常情之分,和婆罗门女这种觉悟的孝行绝对不能比的。所以学佛真的有智慧,真的是和我们有缘的众生都受益,我们不但度化现在活着的众生,不在的父母、六亲眷属都能因为我们的智慧得到超拔,这就是佛恩浩荡。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
婆罗门女听到佛要告诉她母亲所生的地方,非常感激佛的大慈悲,心里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母亲的生处,所以举身扑拜。上来舍家宅是把自己生存的基础舍了,这一次把命都要舍了,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此的感佛恩举身扑拜,以至骨节都损坏受伤,心无我了,遂卖家宅是无我的表现,举身自扑也是无我的表现,她的这种孝心、觉悟、对佛的恭敬心已经达到了至圆,以至昏死过去了好久才苏醒过来。醒了之后,她不是关心自己,而是急于知道母亲的生处,所以又向空中说,愿佛慈悲怜悯我,速说我母生在何处,我现在身心受损,可能活不了多久。这体现她无我的布施、对母亲的孝心,以及对佛菩萨的真诚。好,后面的经文更精彩,因为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下一节课接着讲。
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