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家请打开经本,请看经文: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前面我们介绍了本经的序分、正宗分,从这段经文开始是流通分。本经以信愿行为宗要,流通分也分这三个层面:劝信流通、劝愿流通、劝行流通。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及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意思是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乃至能说此法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佛,能度众生的诸佛,所度的众生,能信的自心,所信的净土法门,能愿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所愿是极乐四土,能持就是身口意三业,所持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能生是三种资粮,所生是四种净土,能赞是释迦牟尼佛和十方一切诸佛,所赞是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这些都是自心实相所作。也就是说,净土法门全体都是实相的展开,是佛所证的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所以净土法门只有佛能有资格来流通。
下面讲的六方诸佛来帮助流通净土法门,这也是阿弥陀佛的大愿所成。在第十七愿中说:“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咨嗟,就是赞叹的意思,十方诸佛都要赞叹我名。就像现在很多企业商场搞宣传、做广告,总要请一些知名度高的人来做广告,为了能让大家认可、让大家信服。净土法门这么殊胜,况且是众生所不了解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的殊胜法门,如果只有释迦牟尼佛自说,有些人可能不信,或者传播的不是太广泛,现在六方诸佛异口同音都来赞叹净土法门,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这样就能使净土法门尽未来际普利一切的众生。
我们今天在娑婆世界能遇到这样一个殊胜的法门,也是因为法藏菩萨当时发愿能闻名十方,他闻名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目标来闻名十方。
释迦牟尼佛呼唤舍利弗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里又谈到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前面“我见是利”,可见利益是非比寻常的。极乐世界的利益唯佛与佛才能究竟明白,凡夫根本是见不着的,所以现在大家怀疑、疑惑,这是情有可原的。今天,我们听闻到净土法门的利益以后,能生起信愿的心,都是前世的善根福德因缘非常深厚的,和净土法门有非常深厚的因缘。不是说我们必须要亲见亲证,亲见亲证我们是达不到的,这是建立在信里,必须要有信,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我当时听到净土法门时,真的没有一点点疑惑,当下生起信心,就特别的向往。小的时候我就常想,人要是能长生不老多好,一想到人躺在孤坟里面,特别地恐惧。后来听闻净土法门,就是自己所要见到的、所要要求的,后来进一步了解佛法,原来是不生不灭的,在我们的清净本性当中没有生没有灭,是我们身体的转换,你自己怎么造你自己就怎么去感。现在,我们用这种对净土的深信修净土、修净业,求生净土,获得无量寿,一生快速成佛,这个利益是凡夫不可思量的。
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含义:
第一、念佛的众生一念心性就是常寂光土,与佛号相应时,当体烦恼即是菩提。转识成智,这一句佛号当体转烦恼为菩提,可以带业往生,不必断烦恼就能横出三界。
第二、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到凡圣同居土就等于生到上三土,而不用从凡圣同居土到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一步步地来证,当即四土横生。往生的众生到了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证得无量寿一生成佛。
第三、念佛人提起一声佛号,一念不生,这就是禅;声声出口入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观。念佛一法统摄百行,不用再去打坐,也不要再去观想等,一法统摄百行,所有的修行都在这一句佛号当中。
第四、念佛修行,若一日至七日,即得一心不乱。通途教理当中,从初发心到成佛,我们经常讲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一个大阿僧祇劫,阿是无量的意思,一个大的无量劫;从初地到七地,这又是一个大阿僧祇劫;从八地到等觉,这又需要一个大阿僧祇劫,等觉圆满了以后妙觉,这个时候证佛位妙觉,妙觉就是究竟圆满的佛。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大阿僧祇劫,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然而净土法门,一日至七日所作皆办。在第十八愿当中:“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也就是临欲命终具足信愿,十声佛号就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修行的时间太快速、太不可思议了,充分显示出净土法门确实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第五、念佛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不但阿弥陀佛所护念,同时十方诸佛也在护念,所以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等于执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名号,所以说它是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这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所成就的。为了十方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真实利益,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为我们捐舍过无数的头目脑髓,献出的鲜血如四大海,奉献的头目头骨堆积起来高于须弥山。我们唯有真信切愿、精进念佛,才能够报答阿弥陀佛的恩德,唯有精进念佛、成佛才能报答佛的恩德。
下面经文,是引六方佛共同赞叹净土法门来证明净土法门的殊胜,让人深信不疑,所以这是劝信流通。经文中的六方其实也是含摄十方的意思,鸠摩罗什大师为了随顺中国人从简的习惯,所以只说了六方佛,东、南、西、北、上、下,其实也包含了东南、西南、东北和西北。
佛有无量德应该就有无量名,名是假名,德是实德,名以显德,名以召德,既然佛有无量德,所以名称也是无量。佛名都是随机而立的:有的是取因行为名,有的是取果德而立,有的是表性德,有的是表相用,有的是从行上立名,有的是从愿上立名……佛号虽然只用一种德来立名,但是因果、性相、弘愿等万德,佛佛俱同,德德兼备。所以每一尊佛名都具有无量的功德,这里六方佛赞先是提出了东方世界的五尊佛。
第一尊佛是阿閦鞞佛。阿閦鞞译为中文是不动的意思。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灭法,唯有佛已经证到无漏圣果,证得无生无灭的法身,可以称为不动。东方的这尊阿閦鞞佛就称为不动佛,他的世界称为欢喜世界,那个世界的人虽然断了淫欲,但是仍有男女的形相,不如极乐世界清净。
我们学佛,要想在一切境界面前不动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的不容易。宋朝的时候,江苏镇江金山寺的佛印禅师与当时的文学家苏东坡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在公案中,佛印禅师是来度化苏东坡的。苏东坡前世是五祖戒和尚,他们同是师兄弟,苏东坡坐化以后,他观机,担心苏东坡堕落,就化现佛印禅师来帮助他,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因缘非常好。当时苏东坡在江北瓜州做官,佛印禅师在镇江金山寺,两个人是一江之隔,非常近。有一天,苏东坡做了一首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偈子表面上是赞佛的,其实他想自己炫耀一下自己修行八风吹不动的定功。他做好偈子后,让书童过江送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显示一下。佛印禅师看完以后,在下面批了两个字“放屁”,书童回来交给苏东坡,苏东坡觉得佛印禅师会对他大加赞赏一番,谁知道打开纸条以后,上面写着放屁,他非常生气。本来是想炫耀的,最后反而被人家羞辱了,于是他过江找佛印禅师算账。来到金山寺的门口,看到金山寺的门口写了一幅对联,佛印禅师知道他会来,已经在等他了。对联怎么写的呢?就是“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你都八风吹不动了,我这“放屁”两个字你就这么大的怒火,过江来算账。苏东坡一看字就愣了,马上回想一下,觉得自己功夫还是不行,立刻向佛印禅师忏悔。这个公案也成为佛门的千古佳话。我们的法师在读文疏的时候,开头也都用这个偈子。
八风就是指称、讥、毁、益、利、衰、苦、乐,这八种境界。称就是称赞,讥就是讥笑,毁就是毁谤,益就是赞叹。利就是利益,我们在利益面前能不能还保持心的清净。衰就是衰败,我们在衰败的时候,还有没有想求生净土的心,这是非常关键的。
好多老菩萨来给我提要求:“师父,你能让我儿子、女儿好,我就好好念佛求生极乐,我就没有别的心思了。”我说:“你左右不了因果,不能因为他们好还是不好,就把念佛放下了。”这个要求我们做不到,生到这个世间,我们左右不了因果的,但是我们人生的高度、目标、愿心是自己现在所要左右的。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是为了名利、利益而受苦呢?还是想为了清净快乐求生极乐呢?如果选择情欲方面的话,痛苦是无量无边的,永远带着痛苦去轮回,沉沦下去。如果我们想达到境界上的高度、达到心境上的高度,唯有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一生不退成佛,这是我们人生的高度。
我一而再地讲这个问题,有能力了,再去度化我们的家亲眷属,没有能力的时候好好地修行,也能给他们带来善根和福德的。他们看到你念佛改变了,他们都会跟着你学的,都会赞叹的。只是固执地希望他们好,这个希望是你凡夫的欲望心,不是从清净心、大慈悲心里所发的,是从个人的欲望所发的,不管用的,这都是情执、自私自利。
在衰败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要反思,在痛苦中更应该好好地念佛。知道苦了,还是放不下,都想等苦消了再念佛,人生有多少快乐的时候?快乐也是对立的,建立在苦停止的基础上的,哪有真正的快乐?一旦感到快乐了,反而得意忘形、自高自大,谁都不放在眼里,佛菩萨也不放在眼里,这就是我们一贯的恶习。痛苦了,想着佛,快乐的时候,自以为是,这就是招感得意忘形,得意不要紧,一旦忘了形,这是很可怕的。我在快乐的时候,马上止住,把心安住下来念佛。快乐过后,接着痛苦就来了。炎热的夏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很快就来,任何事都要留一些的,不要做得太满,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快乐的时候一定赶紧收回来。一旦快乐超过了,赶紧到佛堂去忏悔,我赶紧到法堂里去忏悔,什么原因?控制自己这个忘形、自高自大的心。还是生死凡夫,斯有何乐?所以我们在这八种境界当中,一定要如如不动。
禅宗有句话“百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 ,我们靠什么?就是在这一句佛号上面,向阿閦鞞佛学习,如如不动,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益也好损也好、兴也好衰也好,就只管念佛。本来是佛性,恢复我的佛性,如如不动,多自在。所以我们要向阿閦鞞佛学习如如不动。
须弥相佛,须弥是山的名字,意为妙高。妙高山是众宝所成,所以称为妙。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我们讲过,一由旬小的是40里、中的是60里、大的是80里,它高八万四千由旬,不是米,比周围的群山都高,所以称为高,叫做妙高山,就是这么个来历。须弥相佛的相好是百福所成,就像须弥山是众宝所成,所以称为妙。人天二乘、菩萨都不能和佛的相貌所比,不能和佛的功德相比,就像须弥山高出群山,所以称为须弥相佛。这个相都是功德所成。
我们如果要相好光明就清净念佛,这是最大的功德,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自自然然地从心性里流露出来。
大须弥佛,是说这尊佛的德性超过须弥山的高度。
须弥光佛,须弥山我们讲了,是众宝所成,有大光明,这尊佛的光明遍照群机,所以称为须弥光佛。
妙音佛,这尊佛的法音圆妙,说法能适合不同众生的根机。《维摩诘经》上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也就是说,用同一声音来说法,能使大根的人能得到大的利益,中根的人得到中的利益,小根的人得到小的利益,所以称为妙音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恒河是印度的四大河之一,恒河里的沙子非常的细,我准备有因缘带大家到印度去朝圣,我们也到恒河去看看。当时佛弘法主要是在恒河两岸,所以经常拿恒河来做比喻。恒河沙,比喻数量非常的多。
东方有无量世界,也有无量诸佛,这里用恒河沙来比喻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东方恒河沙数诸佛,都在自己的国土上出广长舌相。
广长舌也是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诸佛世尊因为多生多劫口业清净,所以成佛以后得广长舌相。佛的广长舌相,放开来能覆盖三千大千世界,凡夫的舌,如果三世不妄语也能舔到鼻子。如果我们的舌头只宽不长,或者只长不宽,那是因为前世好说是非感得的果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口业清净。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东方诸佛用出广长舌的瑞相,就是证明自己没有打过妄语,这是出广长舌的目的。说诚实言,来遍告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这部经所展示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即可证得阿鞞跋致、一生补处的殊胜利益都是千真万确的。汝等众生,你们一定要深信的。
好,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是南方世界的无量诸佛,经中为我们列出了南方五尊佛。
日月灯佛,日是太阳,日光能照破黑暗,月光能照亮夜晚,灯是日月所照不到的地方。这尊佛的大智慧横遍十方、无有穷尽,能照破一切众生的悭贪、嗔恚、愚痴,所以称为日月灯佛。
名闻光佛,这尊佛的万德洪名普闻法界,慈光遍照,加被一切的众生,使听闻到佛名或者被慈光照到的人,都能获得大利益。
大焰肩佛,焰也是表光明,能照破一切黑暗,肩有担当、担负的作用,是说这尊佛的大光明彻照一切众生,还能担当救度众生的事业。
须弥灯佛,这尊佛的智慧之光像须弥山那样的高广,能彻照一切的众生,使他们脱离黑暗,投向光明。
无量精进佛,无量是指数目之多,精是不杂,进是不退。这尊佛用无量数的时间,宣说纯一不杂的道理,未曾休息,利益一切的众生。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段经文的意思和我们前面讲的东方世界相同,这里我们就不再详细讲解。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西方也有无量无边的刹土,有无量无边的刹土就有无量无边的诸佛。这里列出了七尊佛来作为代表。
无量寿佛,这尊佛与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同名,灵智大师说“诸佛同名者甚多”。这位无量寿佛和阿弥陀佛同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但是不在同一个世界。其佛寿命无量,所以称为无量寿佛。
无量相佛,诸佛都有无量相好,或者三十二相、或者九十七种大人相、或者八万四千相,甚至微尘数相。这尊佛修成佛果,证无量相。他以相好来度众生,所以称为无量相佛。
无量幢佛,这尊佛能以佛的智慧来建立法幢引导无量的众生,摧伏无量的邪魔、邪见。
大光佛,这尊佛智慧光明极大,普照一切的众生。
大明佛,这尊佛破除三惑的黑暗,已具足三智,光明遍照十方法界无所障碍。
宝相佛,这尊佛能以相好的超绝显示一切众生,使众生仰慕佛相而发菩提心,修道证果,了断生死。佛住世的时候,阿难尊者相是非常庄严的,他的身体非常透明、白亮。摩登伽女因为见到阿难尊者的相好,最后忏悔业障出家证果。所以相好是百福来庄严的,也能帮助度化众生。
净光佛,这尊佛能以无漏的智光普照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获益。无漏智慧的光明,清净无染,所以称为净光佛。
我们再看北方世界: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焰肩佛,和前面的大焰肩佛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以权智和实智两种智慧,担负起度众生的事业。
最胜音佛,佛的音声极其圆润,任何的声音无法相比。佛的声音具有八种: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当时,目犍连尊者为了看看释迦牟尼佛的声音到底能传多远,用神通飞到无数世界之外,最后都能听到世尊的法音没有竭尽。这尊佛证得不可思议的声音,以一音说法,使十类众生同解,所以称为最胜音佛。
难沮佛,沮就是破坏的意思,这尊佛已证得金刚不坏之身,一切烦恼和魔王都不能破坏。我们本来也是金刚不坏身,但是因为烦恼分别,有了欲望、有了心魔、有了邪见,最后变成六道轮回,苦不堪言。难沮佛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金刚不坏的表法,降伏烦恼就能证得金刚不坏之身。
日生佛,日生就是太阳出升,太阳出升能照破黑暗,这尊佛的光明出现,普照众生无有偏私,使一切的众生障除智显,像太阳的光明普照大地一样,所以叫做日生佛。
网明佛,佛说法字字珠玑,句句宝语,纵横贯穿像宝网捞物一样一物不剩,佛尽使众生得解脱为止。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前面我们在介绍东方佛的时候已经讲过,此处不再重述。
我们看下面经文: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个世界在娑婆世界的下方,娑婆世界的下方也有无量的世界、无量的诸佛对净土法门赞叹不已。
师子佛,狮子是百兽之王,能降伏群兽,佛为法王,说法自在,能破除众生的贪嗔痴,更能使外道邪魔佩服,降伏邪见。于是用狮子来比喻佛德的威尊最胜,所以这尊佛称为师子佛,也是这个含义。
名闻佛,这尊佛以无量功德救度众生不遗余力,使听闻到他名字的人都能获得大利。
名光佛,这尊佛的名称像太阳遍照一切普天之下,没有不蒙受其恩惠的。
达摩佛,达摩译为中文是法的意思,这尊佛以佛法修成佛果,又能将佛法传授给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正知正觉,成无上正等正觉。
法幢佛,幢就是高显的意思,我们挂幢就是高显。这尊佛能将佛法高显,折伏邪魔外道,使人天共仰。
持法佛,这尊佛善持大小、顿渐、偏圆、权实,一切诸法随众生机而为演说,令其信解修证,得大利益。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梵音佛,梵是清净的意思,音声清净唯佛才能证得。这尊佛说法音声清净,无有杂染、染著,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一切无著,所以称为梵音佛。
宿王佛,月亮为星宿之王,因为无数的星光都不如月亮光明亮,。这尊佛已证佛果,佛为法王,为一切众生所皈依,就像众星以月为王一样。
香上佛,这尊佛经过多劫的修持,成就五种法身功德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妙解知见香。这是五种法身香。
我们平时戒定真香就包括这五种法身功德香。焚香的时候,我们就要具足这五种功德的。我们要知道戒定真香是表法的,燃香的时候,我们就要想这五种功德,体现这五种功德的。香上佛以这五种法身功德香来普熏法界众生,使一切众生闻香获利。佛法一切都是表法,都是反闻自性的,我们燃香也是这样,我们平时在家烧香都是表法,一定要明白它内在的功德,不要搞迷信。这五种功德香是香中之香,最上无比,所以称为香上佛。闻香觉悟,养成习惯了,天天回光返照。
香光佛,这尊佛已得五种法身香,将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断尽,并以智德光明照破昏暗,因此立名香光佛。
大焰肩佛和北方世界的大焰肩佛一样,以大光明肩挑度化众生的重任。
杂色宝华严身佛,这尊佛久远劫来精修六度万行,成佛后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瑞相,这种瑞相贵如种种珍宝,再以种种果德胜相引导一切众生,使众生见到佛相好庄严,能够志愿精进向往佛道。
娑罗树王佛,娑罗树四季常开,四季茂盛,木质坚固,花色香美,刀斧都不能伤。树身高大,一般的树不能和它比拟,称为娑罗树王。这尊佛已证得坚固法身之理体,不被任何境界所动,而且像娑罗树能够遮荫大地,佛以慈悲普被一切众生,因此立名娑罗树王佛。
宝华德佛,具足万德,佛的性德像宝华一样庄严美妙。
见一切义佛,这尊佛已证一切种智,具正知正见,能了诸法实相、权实偏圆之理,故称为见一切义佛。
如须弥山佛,须弥山就是众山之王,佛的德性超过一切人,像须弥山高出一切众山之上。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都是同上。
我们再看最后一段经文: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这里佛将六方诸佛赞叹这部经的经过说完以后,恐怕大众有怀疑,自己接着就提出问题:“舍利弗,为什么这部经叫做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呢?”早年这部经的经题就为《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经题这里直接就点题。就是说,这部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成《佛说阿弥陀经》是从简。释迦摩尼佛提出问题以后,自问自答:“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经以后能够受持,以及因为听这部经顺便听到诸佛的名字,一切诸佛都会护爱、护念。这些善男子善女人都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都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段经文讲的,就是能够受持阿弥陀经以及闻到诸佛名号的利益,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令得不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这里世尊劝勉舍利弗以及与会的大众,其实也是再一次的婆心切切劝化我们,劝化与净土法门有深切因缘的众生,要深信世尊及十方诸佛所说的话,不要有丝毫的怀疑。如果你有疑惑,对净土法门没有信心,就会失去成佛的大利益。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